开启您的数字资产交易之旅

欧易交易所,致力于为您提供安全、高效、便捷的全球数字货币交易服务,助您把握每一个投资机遇。

国家为什么不查虚拟币?实则持续严监管与挑战并存

“国家不查虚拟币” 是对监管现状的严重误解。事实上,我国对虚拟币相关活动的监管从未松懈,始终保持高压态势,只是虚拟币的特性使监管面临诸多复杂挑战,导致部分人产生 “不查” 的错觉。

我国对虚拟币的监管早有明确态度和实际行动。2017 年,央行等七部委就发布公告,叫停虚拟币 ICO(首次代币发行),明确其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2021 年,十部门联合发文,进一步将虚拟币兑换、交易等业务纳入非法金融活动范畴,要求金融机构、支付机构不得为虚拟币交易提供服务。此后,多地开展专项整治,关闭境内虚拟币交易所、清退存量用户,查处了一批利用虚拟币洗钱、诈骗的案件。例如,2023 年公安部破获一起虚拟币洗钱案,涉案金额达 40 亿元,抓获犯罪嫌疑人 21 名,追缴虚拟币价值 1.3 亿元,充分体现了国家打击虚拟币违法活动的决心。

但虚拟币的特性给监管带来巨大难度。其去中心化的特点,使得交易无需通过传统金融机构,依赖区块链技术在匿名网络中完成,资金流向难以追踪。例如,比特币交易通过钱包地址进行,地址与用户身份无直接关联,一旦资金转入境外交易所或混币平台,溯源难度陡增。同时,虚拟币交易具有跨境性,服务器和运营团队多设在海外,境内监管部门需通过国际协作开展查处,流程复杂、耗时较长。部分境外平台还通过 “翻墙” 等方式向境内用户提供服务,隐蔽性强,增加了监管打击的难度。

此外,虚拟币相关业态不断翻新,也给监管带来新挑战。从最初的币币交易,到后来的合约交易、NFT(非同质化代币)炒作,再到 “元宇宙” 概念下的虚拟资产交易,新业态层出不穷。这些模式往往披着 “创新” 外衣,模糊了与合法金融活动的界限,监管政策需要不断跟进调整,才能精准打击违法活动。例如,一些平台将虚拟币与艺术品、游戏道具结合,以 “数字藏品” 名义进行炒作,监管部门需及时界定其性质,防止变相开展虚拟币交易。

还要看到,监管的目的不仅是 “查处”,更在于从源头遏制风险。我国通过宣传教育、警示风险,引导公众远离虚拟币交易;通过限制金融机构参与,切断虚拟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通道;通过整治挖矿活动,减少虚拟币的生产环节。这些多维度的监管措施,形成了 “堵疏结合” 的治理体系,比单纯的 “查处” 更能从根本上防范风险。

事实上,国家对虚拟币的监管从未缺位,只是面对技术复杂、跨境流动、业态翻新的虚拟币市场,监管需要更精准、更系统的策略。对于公众而言,应认清虚拟币的非法性和高风险性,自觉远离相关活动,这才是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的最佳选择。

07-17 最新资讯

即刻开始您的数字资产之旅

提供最全面、最准确的比特币和加密货币市场数据、新闻和分析工具。

Android下载 IOS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