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露娜币(LUNA)曾是加密货币市场的明星币种,依托 Terra 生态的算法稳定币体系一度风光无限,却在 2022 年上演了一场史诗级崩盘,成为加密货币历史上最惨烈的案例之一,其兴衰轨迹至今仍为行业敲响警钟。
老露娜币诞生于 2018 年,是 Terra 生态的原生代币,与稳定币 UST 形成 “双币模型”。按照设计,UST 与美元 1:1 锚定,当 UST 价格偏离锚定时,用户可通过销毁 LUNA 铸造 UST,或销毁 UST 铸造 LUNA 来套利,算法机制理论上能维持两者价格平衡。2021 年,Terra 生态快速扩张,LUNA 价格从年初的不足 1 美元飙升至 120 美元,市值一度跻身全球加密货币前五,吸引了包括三箭资本在内的众多机构入场,市场对其算法稳定模型充满信心。
2022 年 5 月,这场狂欢戛然而止。受市场恐慌情绪与巨量抛售影响,UST 价格跌破锚定价,触发套利机制。大量用户抛售 UST 并铸造 LUNA,导致 LUNA 供应量在短短几天内从 3.4 亿枚暴增至 6.5 万亿枚,形成 “死亡螺旋”。老露娜币价格从 80 美元暴跌至 0.0001 美元以下,近乎归零,市值蒸发超 400 亿美元,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。这场崩盘不仅摧毁了 Terra 生态,还引发连锁反应,导致多家加密机构破产,成为加密市场的 “黑天鹅” 事件。
老露娜币的崩塌暴露了算法稳定币的致命缺陷。其稳定性高度依赖市场信心与资金流动性,缺乏实物资产抵押的底层支撑,一旦遭遇大规模抛售,算法机制不仅无法维稳,反而会加速崩盘。此外,项目方过度杠杆化操作与中心化决策也埋下隐患,在危机初期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市场,最终酿成悲剧。
如今,老露娜币已被新发行的 LUNA 2.0 取代,但投资者对其记忆仍充满痛苦。这场事件深刻揭示了加密货币市场的高风险性,尤其是缺乏实际价值支撑的币种,价格泡沫破灭时往往毫无征兆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老露娜币的教训警示人们:切勿迷信复杂的算法模型或市场热度,在加密货币投资中,风险认知与合规考量永远应放在首位,唯有保持理性与审慎,才能避免重蹈覆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