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 年比特币诞生初期,挖矿主要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进行,早期参与者多为密码学爱好者和技术极客。最初用于挖矿的网址,其实是一些简单的开源软件下载页面和早期论坛。例如,中本聪在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后,通过加密货币论坛发布了比特币客户端的下载链接,早期矿工正是通过这些链接获取挖矿软件,在个人电脑上运行程序参与挖矿。这些网址结构简单,缺乏规范的运营和监管,完全依托技术社区的自发传播。
当时的挖矿门槛极低,普通电脑的 CPU 即可参与,矿工通过这些最初的网址获取工具,加入去中心化的挖矿网络,竞争生成新的区块并获得比特币奖励。但随着比特币价格上涨,挖矿难度逐渐增加,专业矿机和矿池应运而生,最初的简单网址也被专业化的矿池网站取代。
从性质上看,无论最初的挖矿网址还是后来的矿池平台,其核心都是为虚拟货币挖矿提供技术支持,而虚拟货币挖矿本身不产生任何实际价值,只是通过消耗大量算力和电力资源生成数字代码。在我国,2021 年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整治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活动的通知》,明确将虚拟货币挖矿列为淘汰类产业,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挖矿行为。因此,最初挖矿比特币的网址所代表的活动,在我国属于非法金融活动的源头之一。
参与这类网址相关的挖矿活动,面临多重风险。技术层面,早期网址缺乏安全保障,容易被植入恶意代码,导致用户设备被控制或信息泄露;法律层面,参与挖矿违反我国法律法规,可能面临设备被没收、资金损失等后果;市场层面,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,早期挖矿获得的虚拟货币也可能因市场暴跌而价值归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