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ib(柴犬币)作为加密货币领域极具话题性的币种,自诞生起便备受关注。其初始总供应量设定为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 ——1000 万亿枚,如此巨量的发行在加密货币市场中较为罕见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诸多因素作用下,Shib 的流通量正发生着动态变化,人们不禁好奇,Shib 最终会剩多少。
Shib 的销毁机制是影响其最终剩余数量的关键因素。Shib 区块链设计了自动将部分交易手续费发送至烧毁钱包的机制,以此减少代币流通供应量。2025 年就曾出现过仅几笔交易便烧毁总计 6.02 亿枚 Shib 的情况,其中有 6 亿枚在一笔转账中一次性销毁。并且,开发团队还考虑每日销毁 1 万亿代币,若该目标达成,一年内将销毁约 365 万亿 Shib,这意味着当前流通量可能减少 62%。不过,当前 Shib 的销毁速度存在波动,近期每日销毁量相较于 2024 年 5 月出现了 28% 的下降,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通过销毁来大幅减少流通量的预期。但计划于 2025 年第三季度实施的自动化销毁方案,或许能重新点燃市场对其稀缺性的期待,进一步推动流通量下降。
Shibarium 二层网络的发展也与 Shib 流通量紧密相关。Shibarium 旨在减少交易成本、提升以太坊网络的可扩展性,其被寄予厚望来推动 Shib 的销毁与质押。目前,Shibarium 的每日交易量、连接钱包地址数等关键指标都在增长,如在某次硬分叉后,每日交易数从 5 月 14 日的 6000 笔跃升至 5 月 20 日的 18560 笔。随着 Shibarium 的采用率不断提高,其有望通过燃烧机制消耗更多 Shib,减少流通中的代币数量。
市场需求与投资者行为同样会对 Shib 最终剩余量产生影响。如果市场对 Shib 的需求持续上升,投资者大量买入并长期持有,减少市场上的抛售压力,那么流通中的 Shib 数量会相应减少。相反,若市场看空情绪蔓延,投资者纷纷抛售,流通量则可能在短期内增加。并且,Shib 在去中心化金融(DeFi)借贷、非同质化代币(NFT)交易等应用场景的拓展情况,也会影响其市场需求,进而左右流通量变化。
尽管难以精准预测 Shib 最终会剩余多少,但可以确定的是,销毁机制、生态发展以及市场供需等多方面因素将持续博弈,共同塑造 Shib 未来的流通量格局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关注这些因素的动态变化,有助于更深入理解 Shib 的价值走向与投资风险。